- Yoonbai Kim (1990),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the Long Run : A Cointegr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22, No. 4 , pp. 491-503. [原文連至DOI]
重點摘要:(by Ava)
基本理論
此篇報告基本理論為購買力平價說(PPP),常被用來解釋兩國的相對物價和匯率之間的關連性,又分為絕對PPP和相對PPP兩種假說。PPP在長期是否成立仍然是受爭論的,這也是本篇報告的主題。這篇報告會依照Frenkel在1986年藉由一段長時間的年資料去評論長期PPP是否存在。
研究方法 (估計、檢定、指標) 與邏輯
本篇報告分為六個部分:
1. 簡單介紹本篇報告
2. PP單根檢定(Phillips and Perron unit roots test)、共整合檢定 (Engle and Granger test)
3. 檢測實質匯率是否有random walk
4. 誤差修正模型的評估
5. 檢定各國匯率及各國相對物價是否存在共整合關係 (Johansen)
6. 結論
需要的統計數據
- 美國與另外五個國家-加拿大、法國、義大利、日本、英文的雙邊匯率及這六個國家的CPI和WPI。
- 採用1900-87年期間的匯率及WPI資料和1914-87年期間的CPI資料。
主要實證結果
除了加拿大的匯率和物價比率沒有存在任何共整合關係外,其餘國家名目匯率和WPI及CPI比率有共整合關係。而日圓、英鎊和WPI比率才有共整合關係,和CPI比率沒有存在此現象。發現存在共整合關係時,其匯率和物價指數比率之間的自變數係數均接近於1。
另外,除了以CPI比率計算加幣、日圓、英鎊的實質匯率之外,其他國家貨幣均拒絕了實質匯率遵循隨機漫步的假設。當確定國家有共整合關係後,再去評估誤差修正模型,發現匯率修正了30%~50%的偏離。最後,作者藉由發現各國間的匯率和各國間的相對物價沒有共同趨勢,來支持以雙邊為基礎方法處理匯率和物價比率。
一般PPP似乎是成立的,檢定長期下PPP是否成立時,應該以長期的資料檢測較為適合。然而為什麼有些時候PPP無法成立?作者認為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取得的資料其變異有限,另一個原因是實質衝擊和隨後兌換非交易商品相對交易商品的價格影響。
困難處或遭遇之問題
- 有些國家沒有WPI資料,作者從何得知?還是以其他的物價指數取代?
- 另外,本篇報告中兩種物價指數是以何年為基期呢?
- 誤差修正模型該用哪種檢定方法較好?
- 落遲項應如何決定?
- 專有名詞似乎有不同的名稱,導致看參考書籍無法融會貫通,有些方法看不太懂。
- 眾多方法之間似乎都有相關性,還無法整理出一個架構。
有用的參考文獻:
- L. S. Copeland,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5th ed.,Workingham: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 W. Enders, Applied Econometric Time Series.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4.
- 楊奕農“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台北,民國98年8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