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項 Import Notes

重要事項 Import Notes
修習國際金融專題學生,
請務必參見 課程網頁維護重要事項 Import Notes
Registered students MUST see the Import Notes

2009-10-16

The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ity,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文獻來源
Strauss, Jacka (1996), "The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ity,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Vol: 18, Issue: 2, Spring, 1996 ,pp. 299-313. [原文連至DOI]

重點摘要 by Cairns(2009-10-26)

基本理論
此篇論文主要應用購買力平價說,說明生產率差異對購買力平價說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邏輯
1.以ADF檢定判斷變數是否為非定態變數
2.再以概似比檢定確定生產率差異對解釋PPP模型是有貢獻的
3.最後以Johansen共整合檢定實質匯率與生產率差異存在共整合關係

需要的統計數據
1.名目匯率
2.貿易財與非貿易財的生產力指數

主要實證結果
1.國內外生產率差異會影響名目匯率和相對價格的長期均衡關係
2.國內外生產率差異和實質匯率存在共整合關係

遭遇到的困難
1.在圖表的分析中,因圖表每項所附含的意義,作者並未說明太多,使得在理解上增加不少困難
2.因文獻內容長度不少,在閱讀時又需能前後連貫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而在翻譯時花頗多時間

有用的參考文獻
1.自學書院:資訊的資訊 翻譯工具[連結]
2.楊奕農,2009年,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
3.Copeland (2008), Laurence S.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9-10-14

A dollar or yen currency union in East Asia

Lim, Lee K ( 2005), "A dollar or yen currency union in East Asia" ,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Vol: 68, Issue: 5-6, May 26, 2005 , pp. 507-516 [原文連至 DOI]

基本理論
探討美元或日元貨幣聯盟在東亞地區的前景。
不同時間序列檢定所得收斂-->來確定是否增加貿易和金融整合能導致貨幣收斂

研究方法 (估計、檢定、指標) 與邏輯
三種不同的時間序列方法,來檢定是否東亞地區有多國貨幣聯盟。
1. 第一種方法-->解釋價格的共同波動
2. 第二種方法-->應用一簡單的統計檢定貨幣趨勢
3. 第三種方法-->對實際匯率序列(LER)應用單根檢定和共整合分析

需要的統計數據
經濟指標-->匯率通貨膨脹率(平均時期,每年的%)、經常帳收支平衡(佔GDP的%)、貨幣(M2)的成長率(期末,每年的%)、利率(3個月的定期存款,期末,每年的%)

主要實證結果

1.物價共同波動-->除了印尼其他都支持一個共同美元和日元地區。
2.收斂貨幣-->港、印、馬、菲和泰,對組平均用統計檢定其收斂趨勢,在整個樣本期內似乎以相當恆定的速率從日元移動。
3.共整合-->除香港外所有東亞國家不支持貨幣收斂,沒有一個東亞貨幣與日圓有長期共整合關係。然而,共整合檢定中發現一5個獨立匯率序列的共同長期趨勢,即港、韓、菲、新和泰都支持這些國家一個貨幣聯盟。

困難處或遭遇之問題
一樣是上研究所碰到最大的問題,文獻無法一次就讀懂,尤其又是原文paper,更是容易會錯意和漏掉重點,必須讀好幾遍才能明白。還有就是還沒研讀好時間序列,以致於對一些檢定方法很不熟悉,必須好好克服才行。

文獻參考

時間序列分析 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 楊亦農 著 雙葉書廊出版
網路資料

2009-10-13

Increasing evidence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ver the current float

Papell, David H.; Theodoridis(1998) Hristo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pp. 41-50

[原文連至日期]



1.基本理論
本論文在探討以實際匯率方式進行單根檢定,以美元和馬克為基準貨幣.利用增加樣本資料的方式,證明購買力平價的加強,馬克為基準貨幣.
2.研究方法與邏輯
使用Univariate ADF及Panel unit root進行檢定
3.需要的統計數據
1.實質匯率
2.消費者物價指數
4.主要實證結果
1.證據證明拒絕單根,因此增加更多的購買力平價,並且增加更多的時空數據.
2.購買力平價是用panel method
3.購買力平價證據為一致性強烈時,是以德國馬克作為基準貨幣,而不是美元.
4.拒絕單根而未增加樣本大小,購買力平價的證據會成為弱性。反映出美元在80年代中期
的升值.
5.困難或遭遇的問題
1.第一次閱讀英文paper,有種吃力感.以及翻譯成中文後,必須有良好的表達方式.
2.而在大學非商學科系,所以在觀看paper時,直覺及敏銳度較薄弱.
3.本篇文章主要以panel unit root作為檢定,此資料有跨時與跨空間的特型,所以可能會有資料完整性的問題,以及其複雜度較unit root複雜
6.有用的參考文獻
1.楊亦農,2009,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
2.Copeland,2008,Exahange Rate and International Finace
3.謝京叡,2005,總體經濟學

阿光的學習紀事

10/19
1.經濟裡用到的時間序列模型--蛛網理論
2.ARMA模型
3.什麼是white noise
4.ADF與PACF以圖形判斷落後期
5.閱讀課文P.36並錄影上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oxsoAJDDK8



10/12
1.介紹時間序列法的研究方向
2.研究創新的方向
3.研究模型的特殊模型:AR(I)MA

10/5
1.介紹LOP理論與PPP理論
2.理論模型與實證模型的差異
3.準備課文p.53~55

玉米 學習紀事

11/1
1.英文專有名詞翻譯要嚴謹,要查課本。
2.本週導讀單根檢定、var和共整合。
10/25
英文朗讀影片

寄件者 Yumin


10/12
1.上課唸英文前要將不會唸單字查好。
2.做論文架構
3.迴歸方法介紹

正弘的國際金融學習記事

11/30
矩陣的Rank
共整合和誤差修正模型
11/23
非定態時間序列模型
共整合
11/16
特性根與時間序列模型之定態條件
ADF模型
11/9
為何Var模型不用檢查Q平方檢定,Var不是用OLS估的?
11/2
1.內容的結構要多了解,不要隨作者起舞。
2.結論為何,是否有實證之必要!

10/26
1.注意專有名詞
2.上台要注意時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a7gFcN93g


10/19
1.AR(1)模型的基本架構、收斂的條件
2.WHITE NOISE 三大假設
3.閱讀課本p.63 並且錄影上傳

10/12
唸英文注意複數S的發音
研究創新
1.觀念 2.分析法 3.模型 4.應用 5.資料

10/5
1.簡介各種實證過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2.準備課本P.55-P57

9/28
唸英文稿的注意事項: 如何斷句、遇到生字該如何處理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in Japan 1879–1938

Shimazaki, Masaoa, Solomou, Solomosb (2001),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in Japan 1879–1938,"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Vol: 13, Issue: 2, pp.161-178.[原文連至 DOI]

重點摘要

*基本理論
有效匯率是否能夠解釋本國出口成長率

*研究方法
共整合檢定和誤差修正模型

*需要的統計數據
名目有效匯率、真實有效匯率、主要貿易夥伴的收入和本國出口成長率

*主要實證結果
經共整合檢定和誤差修正模型分析,真實有效匯率和主要貿易夥伴的收入這兩個變量有重大影響在日本出口成長率從1879年至1938年

*困難處或遭遇之問題
有效匯率的資料太少,可能要自已計算

*有用的參考文獻
時間序列分析 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 楊亦農 著 雙葉書廊出版
國際金融課本
相關網路資源

2009-10-12

Domestic and eurocurrency yields: Any exchange rate link? Evidence from a VAR model

文獻來源

Nicholas Apergis (1997), "Domestic and eurocurrency yields: Any exchange rate link? Evidence from a VAR model,"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Volume 19, Issue 1, February 1997, Pages 41-49[原文連至 DOI]

重點摘要

基本理論

匯率的自由浮動在國內利率和歐洲貨幣利率之間是否存在互相影響。

研究方法 (估計、檢定、指標) 與邏輯

1.ADF單根檢定

2.VAR(向量自我迴歸)

3.Granger-Causality Tests(因果檢定)

需要的統計數據

1.貨幣供給(M1)

2.匯率(有效匯率)

3.國內利率(美國、英國、德國與日本)

4.歐洲貨幣利率

主要實證結果

在德國和英國的例子中,從因果檢定的結果顯示,歐洲貨幣利率到國內貨幣市場的情況存在因果的關係(單向因果)。

在美國和日本的情況,結果都是接受虛無假設(因果檢定),同時從國內貨幣到歐洲貨幣利率,反之亦然(雙向因果)。

困難處或遭遇之問題

首先,此篇所使用的數據是有效匯率,但TEJ上所表述,只有從2000年才開始擁有,所以數據的期間會不太一致。

其次,一些模型和檢定方法的觀念沒有很清楚,還需要把課本多唸熟。

再者,這是第一次唸整篇的文章,感覺蠻吃力的,但會在花更多時間去研讀。

有用的參考資料

1.網路上查詢

2.楊奕農,2009年,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

3.Enders, Walter, Applied Econometric Time seri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4.

4.Copeland , 2008, Laurence S.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老師給予我的建議

1.因果檢定無法判定兩變數間影響的方向

2.有效匯率可以在摩根史單利尋找台灣的有效匯率資料

3.因果檢定只能看出資料發生順序的因果,而不是真正的因果

2009-10-11

Cairns的國際金融學習記事

2009/12/7
1.矩陣與向量
2.Engle-Granger 共整合檢定與估計
3.Jahansen共整合檢定與估計及檢定步驟
4.e-views操作

2009/11/30
1.AIC、SBC與HQC的選擇方式
2.個別落後期的程式操作
3.整合變數的性質

2009/11/23
1.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2.時間序列CH8:random walk 模型,單根及DF檢定之意義

2009/11/09
1.價差與誤差兩者的差異
2.做研究時期資料取得的難亦需注意
3.衡量實質衝擊時,需有基期來做比較
4.報告內容及時間掌握度需加強
5.投影片製作時應將重點標示出來
6.報告有自信並不一定佳

2009/11/02
1.Johansen 共整合是檢定非定態的線性組合是否為定態。
2.在期末報告中,並非只著重在檢定的運算,應掌握文獻想表達的中心思想。
3.進行實證研究時,切記不可擴大解釋。應有幾分證據說幾分結論。
4.規範經濟學因涉及主觀判斷,故無法用實證方法證明。
5.在論文的結論中,與一般認知相符合的並非是結論的重點。
6.閱讀文獻時,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不要全盤接受作者思想。

2009/10/26
1.Granger-Causality Tests只能知道是否有影響,而無法得知影響的方向。
2.對於專有名詞的定義要能清楚明瞭,可多參考大師的文章或中文書籍。
3.報告時間限制的掌握度要事前排練調整。
4.用時間序列來作因果檢定,須判斷哪個變數為先,哪個變數為後。

2009/10/19
1.時間序列ch1-ch3:ARMA模型、white noise、ACF及PACF。
2.國金課文朗讀


2009/10/12
1.英文閱讀練習:注意單複數及輕重音的發音
2.研究創新的類別:觀念、分析、模型、應用和資料等五大類創新
3.時間序列模型的架構


2009/10/05
1.了解LOP和PPP之關係
2.理論模型跟實證模型之異同
3.準備課文P53-PPP

信瑜的國際金融學習紀事

11/30
1.老師上課以解決同學們在期末報告會遇到的問題為主,如單根,DF檢定與ADF的異同,不過還是要回家複習加深印象,因為每次上課都有新東西,不複習的話下次遇到還是覺得是新東西,要養成習慣.
11/23
1.老師花了一節課的時間試著要釐清我們在期末報告所會遇到的問題,包括文章的合理性,但是由於自己所找 的paper資料蒐集的難度太高,使我在這個部份感到非常棘手
2.老師上到時間序列的ch.8,因為此章節跟大部分同學的期末報告都息息相關
11/9
1.輪到我報告了,腦袋亂轟轟,我一定要在研究所的期間克服我會怯場的毛病,為什麼不能像籃球比賽的時候會人來瘋
11/2
1.進入報告的第二週,感覺老師越來越嚴格了,報告過程也比較嚴肅一點
2.後面報告的人都要記得之前同學所犯的錯誤,並且記取教訓
10/26(期中報告開始)
1.注意報告時間的掌握
2.PAPER裡面專有名詞的翻譯要符合作者的原意
3.對於自己PAPER的熟析度以及其貢獻要了解
10/19
1.時間序列觀念的加強,並以蛛網理論為例子
2.講解ACF和PACF的圖形觀察其落後的期數
3.準備下禮拜要報告PAPER的內容
4.本周老師又想出新遊戲,要我們錄影自己念課文的影片上傳 [請點]
10/12
1.第一次的英文課文閱讀,有待加強,繼續加油
2.paper的選擇,內容的理解,繼續進行中
3.老師上課時後傳授論文的一點方向,創新由模仿開始,已經變成老師的名言了.
4.研究創新分成,觀念,分析法,模型,應用,資料
10/5
1.第2章 lop與ppp之間的關連
2.理論模型與實證模型的差異與關連
3.準備p53~p54的課文閱讀

Borderplex menu evidence for the law of one price

Lorenzo,Blanco-González, Thomas M.Fullerton Jr.(January 2006)Borderplex menu evidence for the law of one price Economics Letters, Volume 90, Issue 1, , Pages 28-33
原文連結

基本理論
本篇文章主要應用的理論是單一物價法則(the law of one price)、購買力平價說(purchasing power parity)、時間序列分析、套利(arbitrage)。
研究方法 (估計、檢定、指標) 與邏輯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有,Dickey-Fuller單根檢定、共整合檢定、兩國的物價比率、時間序列分析還有LOP、PPP及套利三者之間的關係。
需要的統計數據
使用的數據有名目匯率、美國跟墨西哥的產品價格、物價。
主要實證結果
樣本取自鄰近兩個國家(美國與墨西哥)的門戶城市El Paso,Texas(美國)和Ciudad
Jua´rez, Chihuahua(墨西哥),即便是距離相近的兩個城市,但是經過匯率換算以及國家文化的不同,單一物價法則還是沒有在此研究中成立,並在墨西哥出現套利的機會。
困難處或遭遇之問題
• 從找paper開始就遭遇到很多問題,首先,要找到有公信力且資料豐富的資料庫,再者,選定跟國際金融有關的議題,最後,如何在眾多的paper中挑選可以模仿但是又不至於太難的paper,在前面花的時間越多,在模仿時所可能遭遇的困難就越少,所以在paper的篩選上就花了許多時間
• <看的懂英文、也不一定看的懂paper>從看這篇paper開始,先看過一次內容,再用字典把裡面不懂的字都查出來,但是連在一起看又不是想像中的那回事,出現了許多困難(英文的文法、國外學者的用字習慣、專業用語的翻譯問題),在在顯示學生paper的閱讀數量還太貧乏。
• 由於這次的報告老師希望我們找一篇國際金融議題的paper去模仿(創新由模仿開始),並且套用台灣的數據仿造一篇相似的paper;但是本paper是使用美國與墨西哥的數據,而台灣數據的尋找便是此報告的難題之ㄧ。
• 最大的問題就是對paper內容的理解程度,是否了解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作者用的統計方法有什麼意義,讓我在閱讀paper上面常常會有盲點,會有越想看懂它卻越看不到其中真正的核心。
有用的參考文獻
• L. S. Copeland,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5th ed.,
 Workingham: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 楊奕農教授,時間序列分析,二版,雙葉書廊,2009年8月
• science direct
• JSTOR

PO 文注意事項 (Notes about your posts required for this course)

每位同學必需建立與維護 2 個網頁: (updated on 2010.9.19)
Every registered student MUST post and maintain TWO pages at this site.

1. 你的期末報告想要仿照的原始 paper 重點摘要頁, 見 [
範例]
A summary of the paper you choose to follow in your term-project. (see a suggestive [summary example ]).

2. 你的學習紀錄頁, 見 [範例]
A "learning weblog" of your progress during this course (see [example]). This example is demonstrative rather than required to conform to.

3. 記得每一頁要在頁尾處輸入你的「標籤」, 包含學號後5碼, 名字或暱稱, 和 其它你自訂的關鍵字, 例 ADF、共整合、PPP、等
When you edit your pages, be sure to write appropriate "Tags" (as many as you wish) (around the bottom of editing screen) for your posted pages to let me identify your required contributions. The tags should at least include your last 5-digit student ID and keywords about the page.

4. 請同學在你所選的 paper 加上標籤:「已選」
If you have already decided a paper to follow and post a page for it. Please be sure to attach that page a specific tag named "selected or 已選." It is of course possible that two or more students may choose the same paper to follow as their term-project. BUT only one of them can be authorized to follow the specific paper. The decision will be based on a first-come-first-serve rule. That is, the one who posts the summary page of a paper gets the first priority to follow that paper posted with a tag named"selected" paper .

5. 在你的 學習紀錄頁加上標籤:學習記事
Don't forget to stick a tag "weblog" with your "learning weblog" page in addition to your last 5-digit student ID.


== Posted on 2009.10.05 ==
請同學在你所選的 paper 加上
標籤:「已選」
在你的 學習紀錄頁加上標籤:學習記事